TPR材料受潮,该如何恢复?
责任编辑:新澳门免费原料网大全TPE发布日期:2025-07-14文章标签:TPR材料
TPR材料因其优异的弹性、耐磨性和加工性能,广泛应用于鞋材、玩具、汽车配件及电子产品等领域。但TPR材料的多孔结构和吸湿性使其极易受环境湿度影响——当材料含水率超过0.5%时,加工过程中易出现银纹、气泡、流痕等缺陷,甚至导致制品断裂伸长率下降30%以上。受潮问题不仅影响生产效率,更会直接威胁产品寿命与安全性。那么您知道TPR材料受潮,该如何恢复吗?下面力塑小编为您介绍:
TPR材料受潮后,可通过以下步骤恢复其性能,确保加工质量:
一、评估受潮程度
(1)外观检查:观察材料表面是否有水渍、霉斑或结块。轻微受潮可能仅表现为表面湿润,严重受潮则可能导致材料粘连或发霉。
(2)含水率测试:使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材料含水率。若含水率超过0.5%(加工允许上限),需进行干燥处理。
二、干燥处理
(1)设备选择:
真空干燥箱:适用于小批量或高精度加工,温度控制在60-80℃,硬度较高的TPR材料可适当提高温度。
干燥室料斗:适合连续生产,可边干燥边供料,提高效率。
普通烘箱:若条件有限,可使用带通风功能的烘箱,温度设置同真空干燥箱,但需延长干燥时间(约增加30%)。
(2)干燥参数:
温度:60-80℃(硬度较高的TPR材料可适当提高温度)。
时间:
常规材料:2小时。
硬度较低(60A以下)的TPR材料:建议烘干2小时。
严重受潮材料:需延长至4小时,并分阶段升温(如先40℃预烘1小时,再升至80℃烘干3小时)。
(3)操作要点:
干燥前将材料平铺在托盘上,厚度不超过50mm,确保热风循环均匀。
干燥后立即密封保存,避免重新吸湿。
三、受潮发霉材料的特殊处理
(1)清洗与消毒:
轻度发霉:用温水(≤40℃)加少量中性洗洁精清洗,然后用干净毛巾擦干。
重度发霉:
酒精擦拭:将75%医用酒精倒在干净布上,擦拭霉斑,再用清水擦净。
漂白粉溶液浸泡:将适量漂白粉溶解在水中(浓度≤5%),浸泡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。
专用清洁剂:使用市售TPR清洁剂,按说明书操作。
(2)紫外线消毒:
将清洗后的材料置于紫外线灯下照射20-30分钟,杀灭残留霉菌。注意避免长时间照射导致材料老化。
四、恢复后的质量验证
(1)外观检查:
确保材料无结块、霉斑或异味。
(2)性能测试:
硬度测试:使用邵氏硬度计检测,确保硬度符合标准(如60A±5A)。
拉伸强度测试:按ASTM D412标准测试,断裂伸长率应≥300%。
熔体流动速率(MFR)测试:确保MFR值在材料规格范围内(如3-8g/10min)。
(3)加工验证:
试注塑或挤出小样,检查制品表面是否光滑、无水纹或气泡。若出现外观缺陷(如银纹、流痕),需重新干燥或调整加工参数(如提高料筒温度10-20℃)。
五、预防措施
(1)存储环境优化:
湿度控制: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,将环境湿度维持在50%-70%。
温度控制:存放温度≤25℃,避免高温导致材料软化或老化。
避光防尘:存放区域需避免阳光直射,保持清洁,减少灰尘污染。
(2)包装改进:
使用双层密封包装(内层塑料袋+外层纸箱或塑料桶),并确保包装无破损。在包装内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包),定期更换并检查其有效性。
(3)操作规范:
开包后未用完的材料需立即密封保存。遵循“先进先出”原则,优先使用存放时间较长的材料,避免长期积压。
综上所述,我们可以看出,TPR材料的性能恢复与防潮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需从干燥工艺、加工验证到存储环境全流程把控。通过科学选择干燥设备、精准控制参数,企业不仅能有效降低因材料受潮导致的废品率,还能延长模具寿命、提升生产节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