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判断TPR原料是否需要烘干?
责任编辑:新澳门免费原料网大全TPE发布日期:2025-07-07文章标签:TPR原料
在现代工业生产中,TPR原料凭借其优异的弹性和便捷的加工特性,成为了众多产品的首选材料。但如同许多塑料和橡胶材料一样,TPR原料对水分颇为敏感。储存环境不佳或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,都可能导致TPR吸收空气中的水分。这些水分在后续的高温加工中,不仅会引发制品表面出现气泡、银纹等瑕疵,更可能严重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能,导致产品强度下降、尺寸不稳定。因此,在生产前准确判断TPR原料是否已经“吸饱”了水分,进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烘干处理,是保证产品质量、避免生产损失的关键环节。那么您知道如何判断TPR材料是否需要烘干吗?下面力塑小编为您介绍:
判断TPR原料是否需要烘干的方法:
一、直观现象判断
(1)外观异常
结块或粘连:TPR颗粒受潮后,表面水分会溶解部分助剂(如润滑剂),导致颗粒粘连成团,或出现“抱块”现象。
表面发黏:正常TPR原料表面干燥光滑,受潮后因水分渗透会变得发黏,用手触摸有粘滞感。
霉斑或变色:长期受潮可能引发霉菌滋生,材料表面出现黑色、绿色霉斑,或因氧化导致颜色发黄。
(2)包装状态
包装袋内壁凝水:若开封时发现包装内壁有水珠,或材料与包装袋粘连,说明存储环境湿度过高,材料已吸湿。
密封性破损:包装破损(如破洞、封口不严)会加速材料吸湿,需优先检查包装完整性。
二、加工过程问题
(1)注塑/挤出缺陷
银纹或气泡:材料含水率过高时,水分在高温下汽化形成气泡,或因挥发物残留导致制品表面出现银色条纹。
流痕或熔接痕:水分影响材料流动性,导致熔体在模具型腔内填充不均,形成流痕或熔接痕。
制品脆裂:受潮材料加工后,制品韧性下降,易在弯曲或冲击时断裂。
(2)设备异常
下料不畅:潮湿材料易在料斗内结块,导致下料口堵塞或下料速度不稳定。
螺杆打滑:水分降低材料与螺杆的摩擦力,可能引发螺杆空转或打滑现象。
三、专业检测方法
(1)含水率测试
快速水分测定仪:
原理:通过加热失重法快速测定材料含水率。
操作:取10-20g样品,105℃加热10分钟,记录失重百分比。
标准:TPR原料安全含水率通常≤0.5%,若超过需烘干。
卡尔费休滴定法:
适用场景:对精度要求高的实验室检测。
原理:通过碘与水的定量反应测定含水率,精度可达0.001%。
(2)硬度与性能测试
邵氏硬度计:受潮材料硬度可能下降5-10A(如从60A降至50A),需与标准值对比。
拉伸测试:按ASTM D412标准测试断裂伸长率,受潮材料伸长率可能降低20%-30%。
(3)DSC(差示扫描量热法)分析
原理:通过检测材料熔融吸热峰判断结晶度变化。
应用:受潮材料因水分塑化作用,熔融温度可能降低2-5℃,峰形变宽。
综上所述,我们可以看出,判断TPR原料是否需要烘干并非一项凭空猜测的工作,而是一个结合经验观察与科学测试的过程。从最初的目视、手触等直观感受,到燃烧观察、预干燥测试等更进一步的验证,再到加工过程中对异常现象的敏锐捕捉,每一步都旨在帮助我们做出准确判断。因此,养成在加工前对TPR原料进行必要检查的习惯,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烘干,是每一位从业者确保生产稳定、产品合格的基本功,也是对材料性能和最终用户负责的体现。